产品货号:
RFT461
中文名称:
10×BN转膜缓冲液粉剂
英文名称:
10×Blue Native Transfer Buffer,powder
产品规格:
1L
发货周期:
1~3天
产品价格:
询价
本制品适用于BN蛋白电泳后凝胶上非变性蛋白的转膜。本转膜液配制便捷,稀释后无需调节pH值,pH约为7.5-7.7。该缓冲液最终可配成10升即用型1×缓冲液(根据需求补加甲醇)。

Blue Native PAGE(BN-PAGE)是一种从生物样品(质膜,胞浆等)中分离分子量10kD-10M kD范围的蛋白质复合物的电泳技术。其原理是用温和去污剂(如DDM,digitonin)将蛋白复合体从细胞膜中以近似天然的状态分离出来,BN-PAGE是用考马斯亮蓝G-250代替SDS与蛋白结合而使其带负电荷,根据蛋白分子量不同在PAGE胶中得到分离。BN-PAGE由于考马斯亮蓝G-250存在,使蛋白都覆盖上负电荷,可以分离碱性蛋白(pI>7)。

组分 | 规格 |
10×BN转膜缓冲液粉剂 | 1L |
说明书 | 1份 |
保存:室温,有效期2年。

- 将10×转膜缓冲液粉末全部溶解于1升超纯水中,彻底溶解,即配成10×转膜缓冲液。
- 配成10×转膜缓冲液后4℃贮存,一年有效。
- 根据下表配制成1×即用型转膜缓冲液
1×即用型转膜缓冲液 500mL 1L 2L 10×转膜缓冲液 50mL 100mL 200mL 无水甲醇 甲醇终浓度0~20% 超纯水 定容至500mL 定容至1升 定容至2升 不要调节pH - 加入甲醇的即用型转膜缓冲液4℃贮存,一个月有效。
- 转膜缓冲液中加入甲醇对蛋白有固定作用,转膜分子量较大的蛋白少加或不加甲醇,转膜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要加至多20%的甲醇。非变性蛋白的转膜可以不加甲醇。
- 加入甲醇的即用型转膜缓冲液4℃贮存,一个月有效。

- 电泳后凝胶预处理(可选步骤):
凝胶浸泡于适量1×即用型BN转膜缓冲液(加终浓度0.1% SDS)中,摇床慢摇10分钟。- 凝胶浸泡在含SDS缓冲液中,能让蛋白带上更多的负电荷,有利于蛋白的转膜。
- 转膜:
- 转膜方法:BN电泳后的转膜建议用湿转法。
- 膜的选择:BN电泳转膜必须使用PVDF膜,不能用NC膜(NC膜会与考马斯亮蓝G-250不可逆结合,很难清除干净)。根据蛋白大小选择膜的孔径。一般说来,大于20kD蛋白选择0.45μm孔径,低于20kD选择0.22μm孔径。PVDF膜使用前要用无水甲醇润湿活化。
- 三明治结构:转膜三明治结构与传统转膜相同,即根据“黑胶白膜”制作三明治,即膜置于转膜夹芯正极一侧,凝胶置于转膜夹芯负极一侧,这样凝胶上带负电荷的蛋白才能转移到膜上。
蛋白转膜三明治制作:
负极(电转夹黑色面)-海绵垫-1层1mm厚度滤纸-凝胶-膜-1层1mm厚度滤纸-海绵垫-正极(电转夹白色面) - 转膜条件:
由于在非变性条件下,不同蛋白的空间结构,聚合状态,电荷数量都有不同,以下转膜条件仅供参考,客户针对自己的目的蛋白,最好经过1~2次预实验后,确定最佳的转膜条件。蛋白大小 稳流 建议时间 降温措施 低于70kD 150 mA 1小时 不需要 70~300kD 200 mA 1.5~2小时 需要 高于300kD 200 mA 2.5~3.5小时 需要
- 转膜方法:BN电泳后的转膜建议用湿转法。
- 洗膜:PVDF膜用无水甲醇清洗10分钟,彻底去除蓝色G250。
- 进行后续WB操作:封闭-一抗-二抗-检测。
相关搜索:10×BN转膜缓冲液粉剂,BN蛋白电泳,BN-PAGE,10×Blue Native Transfer Buffer,powder